The Icons 中文
  • SDG
  • ESG
  • 領導力
  • 商業
  • 國際
  • 健康
  • 傳承
  • 創新
  • 娛樂
  • 更多
    • 女性
    • 學術
    • 文化
    • 最新
    • 生活
    • 科技
    • 觀點
    • 關於 《The Icons》
  • English 英文
  • 繁體中文
登入/註冊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The Icons 中文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Home 文化

單親爸用畫筆從台灣紅到世界!台灣插畫家 BLUE 藍聖傑:畫筆不足以表現我對孩子的擔憂與在乎

Chris Chung 鍾和耘 by Chris Chung 鍾和耘
2023.11.03
in 文化
單親爸用畫筆從台灣紅到世界!台灣插畫家 BLUE 藍聖傑:畫筆不足以表現我對孩子的擔憂與在乎

台灣插畫家 BLUE 藍聖傑同時也是一位全職單親爸爸,他將自己育兒的過程化為一幅又一幅的作品,在個人專頁「BLUE流」描繪與兒子間的相處趣事,生活點滴的互動都成為 BLUE 的創作素材,日常的畫面蘊含爸爸對兒子深厚的親情引發網友共鳴,一篇被轉載至西班牙的臉書貼文半年獲得高達 37 萬次分享,臉書上的作品累計已超過 300 萬次分享,感動全球百萬人,還曾經遠赴日本北海道舉辦個人展覽,連知名的美國網媒《赫芬頓郵報》都來採訪他。

You might also like

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:在「友愛」之上,重建人類文明的坐標系

龍巖授權經銷商華巖營業處處長滕淑蘭:學會和解,就能為自己的生命掌舵!

觀看之外的倫理,藝術家黃思綺:創作,是我對永續與平等的溫柔回應

BLUE 在接受《The Icons》艾肯氏國際名人誌的專訪中,從自己誤打誤撞成為親子插畫家的心路歷程開始談起,以及開始帶小孩之後則越來越在意教育以及氣候變遷的議題。

本來只是想討拍

對 BLUE 而言,畫畫除了是喜歡做的事情,也是將想法傳達給他人的載體,BLUE 透過插畫作品來呈現自我,他自嘲早期年輕氣盛對異性比較好奇,因此創作一些以女性為主題的作品,後來年紀漸長開始關注社會時事,會在各大報紙的專欄創作時事漫畫,兒子出生以後則投入成為全職奶爸,BLUE 回憶帶小孩的頭一年連睡覺都沒什麼時間,因此也沒有心力創作,小孩大概 2 歲時重拾畫筆,開始以育兒的過程為創作主題,如今小孩 9 歲了,將近 8 年的時間已累積親子類超過 500 幅作品。

「當初是有點像抱怨文,『哇!好累喔!好幾天沒睡!』有一點討拍這樣的內容,沒想到反應這麼熱烈,那我就繼續這方面的創作。」BLUE 邊瀏覽作品邊說道。

「兒子曾經從幼稚園帶了一些餅乾回來,神神秘祕的跟我說,爸爸我要給你吃這個,我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,你一定要吃吃看!」BLUE 秀出作品,畫中小孩正拿著根玉米棒給爸爸,「我想說哪有什麼餅乾我沒吃過,然後他就真的拿出來,就普通的餅乾,但我吃的當下心裡還是很感動。」BLUE 的作品呈現親子間的日常互動,不論是開心或難過的時刻,BLUE 都用畫筆逐一記錄。

兒子遞給爸爸「超好吃」的餅乾,圖片取自:BLUE流

訪談的當下 BLUE 的兒子剛過完 9 歲生日,畫中小孩在朋友的圍繞下準備吹熄 9 根蠟燭,「其實生日的時候很忙,要約小朋友的同學啊,要準備吃的,然後又要顧這些小朋友,不過我每次看到小孩子吹蠟燭,那瞬間都還是心頭一糾,感動他又長大 1 歲。」

生日快樂!圖片取自:BLUE流

讀超過 1000 本書為育兒做準備

BLUE 的作品中也呈現他對兒子的擔憂,「擔心他的未來啦,擔心他的健康啊,也擔心他現在是個海綿不斷吸收,可能不經意的一句話,就會影響他很多的想法,或者是影響他往哪邊走。」BLUE 深怕自己還沒準備好帶小孩,讀了超過 1000 本各類書籍,有時卻反而越讀越疑惑。

「例如講錢好了,光是去買盒樂高,他不知道 300 塊跟 5000 塊的差別在哪裡。」BLUE 講起曾經想幫兒子建立金錢觀,「可能做一些對家裡有貢獻的事就給零用錢,然後自己記帳讓他有即時的反饋,像練等級一樣可以看到零用錢有繼續的累積,或者去玩具店買樂高,小孩就會知道想要的樂高要 5000 塊,自己賺的錢沒辦法全部花在上面。」

「但我又讀到別的書說,如果對家裡的貢獻都是用錢來換,而不是出於愛,小孩對家裡付出的動機就會變質,變成有錢拿才做家事,好多矛盾讓我不知道怎麼辦,所以最後就沒有實施。」

人類從最早以物易物,到現在使用金錢交易,圖片取自:BLUE流

「我是在傳統家庭長大的,小時候都說小孩子有耳無嘴,讓我有一點點畏手畏腳,我希望他不要跟我一樣,可以更有自信一點,在喜歡的事情上面得到成就感。」

談到對兒子的期望,BLUE 提及養育的過程中與期望的矛盾,「我希望他可以更活出他自己,但我也希望他乖乖的,我覺得人應該是不斷去嘗試東西的底線,但我也需要安靜,他有時候在沙發上面跳來跳去,我就會跟他說不要這樣跳,爸爸覺得好煩,結果好像把他壓下去了。」

在養育兒子與個人需求的矛盾中,BLUE 害怕自己是不是抹煞掉了小孩的發展空間,他也提到育兒的困境,「都是自己帶小孩,沒有辦法出門,晚上一到就哪裡都不能去,因為小孩子睡了連 7-11 也都不能去,那種精神壓力、經濟壓力、照顧管教的壓力,壓力都已經到這裡了。」BLUE 指著自己的頭頂,道出所有父母的心聲。

但 BLUE 也堅定的表示育兒系列會繼續畫下去。

BLUE:對孩子的教育,觀念、態度最重要

如何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與生活環境,成了 BLUE 最關心的問題,圖片提供:BLUE

BLUE 認為對孩子來說,最重要的教育是建立良好的觀念及態度,「知識當然也要有,可是知識網路上都查得到,不需要去背玉山有多高,台北 101 有多高,但不要變成元無知,就是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,因為網路上查得到,但是細說拉鏈怎麼樣運作,馬桶是怎麼運作卻講不出來,觀念、態度建立好,知識就不太需要花力氣去準備了。」

BLUE 接著談到孩子未來要面對的挑戰,「最近大家都在討論 AI,其實我覺得 AI 未來會取代所有的工作,他現在學會的技能可能 5 年或 10 年後就會沒有存在意義。」但面對科技發展的衝擊,BLUE 仍抱持正面的看法,「未來小孩怎麼樣去面對 AI,可能也不是問題,對他們來說就是理所當然的東西,所以不會像我們衝擊這麼大。」

面對未來挑戰,除了教育的問題,BLUE 也擔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,「天氣越來越熱,如何留給我的孩子一個宜居的地球,也是我擔憂的事情。」

無論是重複利用、節約能源,還是垃圾分類,BLUE 都會跟兒子機會教育,也時常跟孩子討論氣候變遷的議題,「剛好這個月就是 COP28 (全球氣候峰會) ,除了看到新聞會關心,我也會跟兒子分享,及早培養他關心地球的意識。」

11 月底各國領袖將齊聚 COP28 討論如何採取行動,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,BLUE 在訪談的最後也呼籲所有的家長共同關注這場年度氣候盛事。

推薦閱讀:

聯合國 SDGs 專家蘇慧貞教授:我們正站在培育下一世代永續人才的十字路口!

COP28下半年度即將登場,全球領袖是否有將口頭承諾走向具體實踐?

Tags: aiBlueClimate ChangeCOP28Education
ShareShareTweet
Chris Chung 鍾和耘

Chris Chung 鍾和耘

《The Icons》行銷企劃,關注 ESG 與永續議題,興趣是Netflix、社會運動與遊戲,愛、知識、自由是畢生的追求,相信走在同條路上就一定會相遇。 《The Icons》 debuty marketing manager, care about ESG & SDGs, passionate about Netflix, social movements, and games. Love, knowledge, and freedom are lifelong pursuits. Believes that walking the same path will surely lead to encounters.

推薦閱讀

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先生。(圖:CGTN)

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:在「友愛」之上,重建人類文明的坐標系

by Gary
2025 年 10 月 28 日

...

龍巖授權經銷商華巖營業處處長滕淑蘭。(圖:龍巖授權經銷商華巖營業處)

龍巖授權經銷商華巖營業處處長滕淑蘭:學會和解,就能為自己的生命掌舵!

by Nelson Tseng 曾竣賢
2025 年 10 月 21 日

...

藝術家黃思綺。(圖:黃思綺)

觀看之外的倫理,藝術家黃思綺:創作,是我對永續與平等的溫柔回應

by Gary
2025 年 7 月 30 日

...

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青商會會長林維洋。(圖:林維洋)

藝術不只是表演,而是穿越疆界的力量!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青商會會長林維洋:讓音樂成為改變世界的語言

by Nelson Tseng 曾竣賢
2025 年 7 月 7 日

...

花漾量子創辦人黃韶琴。(圖:黃韶琴)

從倫敦對話世界,花漾量子文化創辦人黃韶琴:藝術是鏡子,也是幻象

by Gary
2025 年 6 月 27 日

...

Next Post
COP28 即將登場,聖馬丁大學學術院長蓋兒·里戈伯特博士:綠能革命勢在必行,呼籲各國攜手探尋永續發展之路

COP28 即將登場,聖馬丁大學學術院長蓋兒·里戈伯特博士:綠能革命勢在必行,呼籲各國攜手探尋永續發展之路

熱讀

Astera Labs 執行長 Jitendra Mohan。(圖: Astera Labs)

重塑數據連接技術! Astera Labs 執行長 Jitendra Mohan:以半導體創新基礎,打造 AI 新時代

2023 年 2 月 6 日
Tsai Yi-Chien

台灣前國發基金會副執行秘書蔡宜兼:「小碎步前進」是永續轉型不二法門

2024 年 3 月 20 日
由上至下、由左至右為:永悅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俊嘉(圖:Tatler Asia)、恆隆行貿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政鴻(圖:Manager Today)、雲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廖福生(圖:雲豹能源)、美敦力醫療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暨香港區資深總經理蕭經世(圖:AmCham Taiwan)、直接跟農夫買創辦人金欣儀(圖:104)、劍橋大學臺灣校友會會長謝英哲(圖:Manager Today)、海神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林伯勲(圖:海神全球)、台灣保樂力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德勤(圖:WSD)、嘉馥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和成(圖:Japan Whisky)、台北市英僑商會執行長吳禹萱(圖:Vicki Wu)。

英僑商會 Better Business Awards:企業的高度,不在於規模,而在於它影響誰、留下什麼!

2025 年 10 月 23 日
ARaizen CEO許宏凱:為了拯救家園,我用AR技術讓宣傳單人間蒸發!

ARaizen CEO許宏凱:為了拯救家園,我用AR技術讓宣傳單人間蒸發!

2023 年 1 月 13 日
左起為劍橋大學永續領導學院高級總監 Sam Laakkonen、台灣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美瑜博士,以及捷克先進晶片設計研究中心主任 Radek Holý 教授(Photography: The Icons)

歐亞攜手永續創新,正重塑全球合作新秩序

2025 年 10 月 13 日
「二代女王」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:想「轉型」和打國際戰,就別單打獨鬥!

「二代女王」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王怡雯:想「轉型」和打國際戰,就別單打獨鬥!

2024 年 2 月 26 日

The Icons

  • 關於 《The Icons》
  • 隐私政策
  • 用户协议

主題分類

SDG 商業 傳承 學術 生活 ESG 國際 創新 文化 科技 領導力 健康 娛樂 最新 觀點

語言轉換

繁体中文

聯繫我們

Email: hello@theicons.net

   

©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
登入或創建您的帳戶
或使用
登入中請稍後...
Forgot Password?
Don't have an account? Signup now
或使用
登入中請稍後...
Already a member? Login
或使用
登入中請稍後...
Lost your password?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.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.
No Result
View All Result
  • English 英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SDG
  • ESG
  • 領導力
  • 商業
  • 國際
  • 健康
  • 傳承
  • 創新
  • 娛樂
  • 學術
  • 文化
  • 最新
  • 生活
  • 科技
  • 觀點
  • 女性
  • 關於《The Icons》
  • 登入

© 2025 THE ICONS COLLECTIVE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
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?
Unlock left : 0
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?